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本田CR-V 新款上市

3月在华销量同比下降26.3%,日系三强之一的本田要凉了

最近,本田汽车在中国发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的销售数据,本田在中国市场的汽车销量总计为206907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6.1%。特别是3月份,本田在中国的新车销量同比下降了26.3%,这是自2023年7月以来最大的年度降幅。作为日系三强之一,为何本田近两年的销量越来越差了呢?今天我们就来分析几点原因。

价格战下本田反应较慢

自2月中下旬起,比亚迪首开先河,引领了2024年第一场激烈的价格战。随后,众多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及新兴的电动汽车企业纷纷响应,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尤其是国产车企更是成为领头羊,通过降价或推出补贴政策来应对市场变化。进入3月份,这场价格战愈发白热化,其影响范围已不仅限于新能源汽车,还扩展至传统燃油车型。部分车型的价格变动之迅速,甚至出现了“日日新价”的现象。

而随着国产品牌的不断内卷,从3月份的乘用车车型销量表现来看,排名前十的车型里国产车型占据了八席,其中比亚迪的车型就占了七席。另外两个非国产车型分别是特斯拉Model Y日产轩逸,但真正意义上属于合资品牌的车型仅有日产轩逸一款。值得注意的是日产轩逸同样作为日系车型的重要一员,在国内价格战开打后反应迅速,在秦PLUS 荣耀版上市后一周内就选择了降价,从而保证了销量。

在近期的价格战中,本田的策略却令人摸不着头脑,面对激烈的价格战,本田居然选择了提高部分车型的售价。例如,在今年3月推出的本田飞度和型格新车中,型格無限MUGEN版的起售价定为15.79万元,而飞度無限MUGEN版的起售价则为9.78万元。不得不说本田对于自身品牌价值和产品质量过于自信了。

本田新能源转型速度慢

除了价格战影响因素之外,本田在新能源转型路上的动作偏慢也导致整车在竞争中逐步丧失竞争优势,这或许与日本企业一贯的保守做派有较大关系。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技术发展策略偏差。众所周知,日本在1997年就引领了油电混合动力技术的潮流,但在后续的技术发展中,日本并未持续沿着电动化的核心路径前进,与特斯拉、比亚迪等公司坚定发展电动车的策略不同,日本转而专注于氢能源技术的研发。

意识到战略问题的本田汽车,也在近期发布了新能源转型的长远计划。根据该计划,本田将在2027年起停止在中国推出新的燃油车型,并力争在2035年前实现在华销售车型的全电动化。本田在中国设定的全面电动化目标比其全球计划提前了五年,也可以看出本田的重视度明显提升。根据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负责电动事业开发的执行役专务井上胜史在去年上海车展上的表态来看,目前中国的电动化发展已达到全球领先水平,本田需要以更快的步伐满足市场需求。不过放眼当下,本田可能需要花费超越百倍的努力才能感受当前国内品牌的发展水平了。

智能化研发跟不上主流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消费者群体日益年轻化,他们对汽车功能的期望也在不断提升,车辆内部的科技配备和用户体验已成为决定购车选择的重要考量。车载系统作为新车型科技水平的集中体现,但是正是这些表面上看似简单的车机系统,却给曾经在市场上所向披靡的本田带来了挑战。

以本田旗下的中型轿车雅阁为例,其高端配置车型也仅配备了一个8英寸的触控显示屏的车载系统。同时该系统的功能相对较为有限,主要只提供电话和多媒体系统的语音控制功能。此外,由于触摸屏的反应速度较慢,并且在行驶过程中部分功能如蓝牙连接被禁用,导致用户的实际使用体验并不尽如人意。

而反观国内品牌的智能化表现,不仅实现了全面多屏化、大屏化的座舱布局,在智联系统的流畅度和功能性上远非本田可比,更不要说在智驾层面的表现了。目前有消息称丰田也将投身华为怀抱,采用HUAWEI ADS的智驾解决方案,由此可见本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总结:

本田之所以在国内销量大幅落后,与上述三方面原因关系最大,其中新能源转型和智能化研发偏慢是导致品牌竞争力大幅下降的根本,如果后期本田不在这些方向发力,未来的销量依然不容乐观。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